望仙楼欲建成仿宋风格 汇集宋代建筑符号

家居咖 人气:3.31W

 考古寻南宋建筑蛛丝马迹

汇集宋代建筑符号 望仙楼欲建成仿宋风格

宋代建筑

要寻访南宋建筑遗迹,第一条路,是考古之路。

中山南路是南宋皇城遗址密集区,1.8米以下即为南宋文化层。

为此,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对中山南路进行了小规模的地下勘探。

专家挖出一块面积近20平方米,深约2米的土坑。

土坑呈长方形,地势左低右高,中间露出一排成丁字形的青砖块。

还出土了一些碎瓷片,初步判断是元代的东西。

下一步,要将勘探面积扩大到100平方米。

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长唐俊杰表示,从目前来看,这处遗址跟望仙楼没有任何关系,“不过,继续下去,难保会发现一些望仙楼或南宋建筑的蛛丝马迹。”

宋代建筑是开放性的

寻访南宋建筑遗迹,第二条路,是中国美院和省古建筑院正在做的,对宋画和古书记载的研究。

当天在会上,省古建筑院拿出了厚厚的一本《新宋风建筑与城市营造研究》。

公元1127年,金兵入关后,宋皇室退居江南,建立南宋。宋代的建筑风格也随之改变了。

“北方雪天多,屋顶易积雪,为防止压塌屋架,屋顶比较陡。杭州雨水多,屋顶就比北宋建筑平缓很多,但挑檐比较深。”中国美院副院长宋建明说,南宋建筑带有很强的地域性,跟杭州的气候关系密不可分。

他们还认为,南宋建筑将开放性发挥到极致,屋子是四面开放的,门窗大都采用格子门和直棂窗。

所谓“开放”,还指宋代建筑的外围,是一套可以随着季节和气温变化自由装卸的“屏风”,起到对建筑内部空间的围合和保护。

门窗和屏风,四季各有妙用。春天,屏风移走,“开廊敛阳”;夏天,门窗屏风都被拿掉,“去墙存荫”;秋天,装上部分门窗和屏风,“添屏纳凉”;冬天,门窗全部紧闭,外围屏风也全部“上岗”,“合围藏暖”。

专家还分厅、堂、楼、阁、亭、榭、廊、台,对古画中的南宋建筑作了专题研究。

望仙楼要成南宋建筑典范

省古建筑院专家认为,中山南路的建筑,可分三类。一是纯宋式建筑,二是新宋式建筑,三是点缀宋式元素和符号的现代建筑。纯宋式表现真实的宋代空间和形态特征;新宋式形态简化,但空间类似,特征完整;宋式元素现代建筑则变形解构,截取片段点缀符号。

“望仙楼要成为南宋建筑的典范,没有范本可循,所以,新宋式建筑的研究,一定要扎实、体现品质,千万不要让望仙楼成为一个假古董。”杭州市人大主任王国平指出,西湖边的雷峰塔,是在原址上建立起来的仿五代建筑,望仙楼的遗址如能找到,也可以做一个遗址保护罩。所以,关键是要进行细致地考古发掘。

“今后,中山南路双面街上的宋式建筑,尤其是望仙楼,将成为样本和教材。”王国平指出。